中心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发挥学科优势、搭建科研资源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平台为举措,以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确立了“关注环境领域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紧扣社会现实问题”的改革思路,在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不断革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极高。中心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夯实基础、强化专业实验教学、提高应用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通过向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实验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一、二年级大学生,依托温州理工学院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开展严格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实验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并通过开放性实验、暑期学校的教学实习和实践,开展专业基础教学;对三年级学生采用小班化教学方式,通过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专业实习、以及创新实验计划,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掌握专业性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并接触本学科的前沿课题,锻炼基本的科研能力;对四年级学生开展深入的研究性、探索性实验和工程设计训练,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鼓励中心的教师密切跟踪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不断将具有代表性的前沿实验内容纳入实验教学体系,并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研究性、设计性、开放性、实践性实验内容,针对不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由学生主导设计开发实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孙成教授把新技术“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应用到专业基础实验课《环境监测实验》中,开发了新实验“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测定废水中苯酚与2,4-二硝基苯酚”;鲜啟鸣副教授用“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新方法开发了可用于实验教学的新实验“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等等。

三、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推行“顶天”、“立地”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和环境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一方面构建完整的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由学生组成创新团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另一方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吸纳优秀本科生参与导师承担的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学生创造尽早接触学术前沿的机会,实现“顶天”;加强暑期学校的生产实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中试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锻炼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立地”。

四、加强国际化实践教学

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吸引国外教师教课讲座、建设国际合作的教学实验室、开展国际野外实践、提供出国学习机会、参与国际课题等形式,全方位为学生们提供接触国际前沿环境科学技术的机会,开阔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实现国际化办学的理念。

五、提升实验教学技术手段

积极加速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信息量大、内容直观、形式生动、交互性强等特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内容、仪器设备等资源上网,确保开放式管理和资源高效利用。

实验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建筑的需求不断增长,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先进的实验教学中心,我们有责任确保学生能够在这一领域中获得前沿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改革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中心能够:

提供与时俱进的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知识。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确保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整合最新的智能建造技术和绿色建筑理念,更新教学大纲。

引入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如可持续性、能源效率、建筑材料科学等。

设计以项目为导向的实验课程,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以赛促学、以学强赛、学赛结合、全面提升。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力学竞赛、节能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结构创新竞赛等各类赛事活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采用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引入案例分析和实际工程模拟,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使用数字化工具和软件,如BIM(建筑信息模型)和AI(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四、实验设备与资源更新:

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如3D打印机、自动化建筑材料测试设备等。

建立智能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与行业内的企业合作,获取最新的技术资讯和实习机会。

五、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同行评审、口头答辩、项目展示等。

设立创新基金和奖学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

定期举办学术竞赛和工作坊,提供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

六、持续改进与反馈机制:

定期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评估教学改革的长期效果。

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交流,不断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教学理念。

七、加强校企合作与实习机会:

与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邀请企业的专家和工程师来校进行讲座和研讨,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

八、注重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参与项目设计和实践。

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

九、提升软实力培养:

加强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确保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学者,又有充满活力的中青年骨干,还有具备潜力的新生代学者,跟据每位学者的研究方向和专长,合理分配科研任务,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为学术梯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

十、持续监测与评估:

建立一个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教学改革的进展和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教学改革始终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

结语: 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上述改革思路和架构的实施,希望于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人才,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期待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共创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教育的美好未来。

联系我们

地址:温州龙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337号

电话:0577-86680517

邮箱:325027

版权所有 © 温州理工学院 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实验教学中心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